发布时间:2025-07-25
浏览次数:924
10月11日,麻省理工学院团队在《自然》杂志发表研究成果,其开发的"液态"神经形态芯片在图像识别任务中展现出每瓦特100万亿次操作的能效,较传统GPU提升三个数量级。
该芯片模仿人脑突触可塑性原理,采用相变材料实现动态连接。在无人机避障测试中,处理延迟从50毫秒降至0.5毫秒,功耗仅2毫瓦。项目负责人表示:"这为边缘AI设备提供了全新解决方案。"
值得注意的是,芯片支持终身学习而不会产生灾难性遗忘,这一直是AI硬件领域的难题。英特尔、三星等企业已开始就技术转化进行接触。
分析师指出,此类芯片将推动可穿戴AI和植入式医疗设备发展。研究团队预计3年内可实现小规模量产,首批应用于助听器和智能眼镜等产品。
QQ二维码
微信二维码